探访贫困学子(二):“点对点帮扶”圆贫困学子大学梦
2019-08-21 19:05:1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新桂阳客户端 | 编辑:刘艳萍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611

新桂阳8月21日讯(记者 李卓林)邓佳慧是洋市镇车江村的一名贫困学子。佳慧6岁时父母离婚,母亲改嫁失去联系,父亲身陷囹圄,她从小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。佳慧从小乖巧懂事,今年以理科507分的成绩被湖南农业大学录取。

周露萍是龙潭街道昭金村一名贫困学子。母亲因患胃癌2015年去世,欠下10多万元债务。父亲在去年也被检查出直肠癌,让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。今年,露萍以文科565分的成绩考进湖南师范大学,成为免费师范生。 

为了帮助这些成绩优异的寒门学子圆大学梦。经多方志愿者的连线,已经为这两位“准大学生”寻找到点对点帮扶对象。8月19日,记者及爱心人士再次走进这两位贫困学子家中,为她们送去爱的温暖。

上午一大早,我们就来到了邓佳慧的家里,为佳慧提供点对点帮扶的叫张德元。张德元是黄沙坪街道山下村一名农民企业家。每年开学时,走访贫困学生进行点对点资助,是张德元最为上心的事,也是他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例行“功课”。迄今为止,他已经资助了20余名贫困大学生,其中包括清华学子邓名桂等人。 

我们去时,邓佳慧正在看一本叫《大学新生》的书,简单地翻了翻,里面都是关于如何利用时间、利用学校资源学习的内容。佳慧说,这是从她从别人那里借来的,可见她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。 

“读四年,你一年的学杂费要多少钱?”张德元表明了来意。 

“叔叔,我算了下,一年大概一万多元。”邓佳慧说。 

“那就这样。大学四年,每年我资助你一万元,要是有什么困难,你随时联系我,我再想办法给你解决。但前提是,一定不能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影响了学习!”同行的志愿者谭剑随即表示:“张叔叔人是个急性子,知道你马上要开学了,学费还没着落,晚上觉都睡不好。一定要我们早点联系你,把事情落实下来!” 

“你等会把银行卡号发过来,我下午就把钱给你转过去。钱的事,你放心,每年开学我保证卡里有钱,你只管安心读书。”没等佳慧开口,热心的张老板又接着说:“你以后要是能读研,我还是会给你全额资助,但你可别换电话号码啊,我怕找不着你。”说完,一屋子的人都笑了。

佳慧不善言辞,唯有连连道谢。后来,她给记者发来信息:“向我这样条件差甚至更差的孩子很多,但我何其幸运能够被张叔叔发现,并为我解决让全家人头疼了一个暑假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。行动胜于言语,我会尽量发光发热搞好学习,改变家庭面貌,反哺社会。”

告别了佳慧。下午我们来到了第二个贫困学子周露萍家中。愿意为周露萍提供点对点帮扶的是汪友忠。汪友忠是桂阳县有名的律师,也是“湖南省十佳律师”。很多人印象中律师是铁面无私的刻板形象,但实际上,老汪为人低调亲和,从1996年就开始义务捐助贫困学子,到现在,经他手获得帮助的贫困学子已经有30多个。 

“我跟老汪认识很多年了。我一跟他提起这两个学生,他说都由他来捐。我说那不行,佳慧已经有人捐助了,你就来帮帮小周吧。他一口含糊都没打,马上就答应了。”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向周露萍家,在路上谭剑还告诉我们:“本来今天下午老汪就要去苏州办一桩案子,但是考虑到露萍的问题没解决,他特意把车票改签到明天,让孩子们心里的石头也能早点落地。”

到了周露萍家里。汪友忠问:“小周你的情况叔叔都了解了,师范生的话,学费的问题就不用担心了。叔叔愿意承担你大学四年的生活费用。”

“叔叔,谢谢您的帮助。不过,我想通过勤工俭学自己先尝试一下。”周露萍的话出乎了我们的意料。

“好,那你先记一下我的联系方式。如果家里有困难了,你一定要联系我。”汪友忠并没有因为周露萍的回答而放弃:“我的这个承诺依然有效。你读大学的四年,只要经济上有困难了,不要找别人,找我就可以。”

走之前,我们碰到了周露萍的父亲刚做完化疗从医院回来。汪友忠再次向露萍的父亲做出承诺。汪友忠告诉我们:“我不图名利,也不图回报,只希望这些真正贫困的孩子能得到帮助。”

责编:刘艳萍

来源:新桂阳客户端

推广
民生
时政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